近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了《2024年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案例集》,白马湖实验室、浙江大学等单位联合报送的《聚焦高效低能耗碳捕集与矿化,助力重大应用场景碳中和》项目成功入选。
《2024年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案例集》。
由白马湖实验室、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企业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经过多年产学研攻关,攻克了CO2高效低能耗捕集技术、绿色甲醇燃料制备及多元应用示范等难题。团队研发了高效低能耗CO2复合胺相变吸收剂、高活性高选择性绿色甲醇合成催化剂,开发了耦合碳捕集和绿氢的绿色甲醇燃料合成技术,建立了二氧化碳捕集及多元化利用关键技术体系。
研究成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示范中,研发的绿色甲醇燃料在道路车辆、内河船舶、亚运会主火炬、青瓷窑炉等实现应用,为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前,实验室“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还入选了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榜单。
近年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各理事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探索实践,产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案例。《2024年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案例集》总结凝练了其中14项优秀成果转化案例,为借鉴和推广先进经验提供了交流平台,助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